9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总结会议。副校长陶建钟出席会议并作指导讲话。学院党委书记王洪国、院长赵刚、副院长田震奎以及各学科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参加会议。
陶建钟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所做的组织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他强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不仅是学校社科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更是推动学科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关键平台。他指出,一要强化前期积累,夯实科研基础。全院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持续加强学术积淀,重视“小”论文写作与成果发表,将项目申报与个人学术发展深度融合。二要聚焦国家需求,提升选题质量。课题选择应紧密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主动响应人工智能、数字化等科技革命趋势,着力开展兼具理论创新与现实意义的研究。三要主动拓展视野,增强学术敏锐性。全院教师应积极参与各类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主动关注和把握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提升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敏感度。四要坚定科研信心,勇于持续探索。要在科研道路上保持定力、不怕挫折,积极适应时代变革,主动优化研究方向,力争在2026年度项目申报中实现新的突破。他号召,全院教师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投身科研工作,凝聚共识、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学院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多高水平成果。
赵刚对学院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总体情况及具体举措进行了汇报,围绕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标项目的整体特点与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深刻剖析了未能中标的原因。随后,各教研室主任结合自身申报工作实际,总结了本次项目申报中的经验与不足,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思路和具体措施。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学院的项目申报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方法路径和重点任务。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再接再厉, 勇攀高峰,奋力推动学院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撰稿:高妍颖 一审:魏祎 二审:李茉妍 三审:王洪国

会议现场